在香港消失香港最后一个越南难民营——望后石越南难民中心,于6月1日零时关闭了。至此,困扰香港25年的越南难民问题划上了句号。居住在难民营的最后1400多名越南难民和船民,可以申请居港权,融入香港社会。香港特区政府希望就此彻底解决越南难民在港居留的问题。
25年来,香港收容了22万越南难民和船民,支出费用87亿多港元,至今联合国还拖欠香港11亿多港元的难民债务。
根据香港的有关文件,“越南难民”是指1988年6月16日前抵港的人士,以及此后抵港但是经过甄别或者由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判定为难民身份的越南人;“越南船民”是指1988年6月16日到1998年1月9日到港寻求庇护但被甄别为非难民的越南人。难民营内生活的就是这两类人。
1975年,一艘丹麦货轮从海上把3000多名外逃的越南难民运往香港,成为香港难民潮的开端。1979年,英国政府“代表”香港在日内瓦联合国难民会议上签署协议,把香港作为“第一收容港”,承诺无条件收容越南难民,从此,在港的越南难民和船民问题成为海内外普遍关注的话题。
从1995年开始,香港开始有秩序地遣返越南难民。1998年1月9日,香港特区政府取消“第一收容港”,将剩余的1万多名越南难民和船民继续遣返回国,或者送往第三地,一些难民营也相继关闭。到今年2月,越南在港难民和船民只剩下1400多人,主要居住在望后石难民营。由于种种原因,这批难民和船民不能返回国家,也不被外国和其它地区接受,因此香港特区政府决定,允许他们申请居港权,成为香港的永久居民。
这1400多人9成以上开始了新生活。在搬离难民营时,他们拿到了搬迁津贴,数额由3950港元至11000多港元不等,特区政府为此支出了310万港元。
然而,离开难民营,融入香港社会,对这些越南难民和船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活负担重的家庭,迟迟不愿意离开一向由香港政府免费提供住房、医疗和部分生活费的难民营。要居住、要工作、要生活、还要受教育,都要靠自食其力来维持,这1400多人,多数没有一技之长,找工作就是一件难事,他们当中只有1/3的适龄人士可以找到工作。
33岁的裴先生说:“一旦成为香港居民,房租、医药费都要自己支付,因为香港人都要自食其力。负担会比在难民营里大,不过,只要能够挣到钱,能支付房租和生活费,问题就不大。”裴先生认为,在难民营里每月只交近千港元的水电费,出去之后,生活费用是增加了,不过工资也可能高一点。他说,以前因为他是难民身份,到外面打工时雇主多压低他的报酬,每天比香港人少挣200多港元。今后作为香港居民他受到的待遇会好些。
23岁的彭先生,11岁时就和父母弟妹5人偷渡到香港,在难民营生活了14年。他说:“迁出难民营,我也可以负担生活开支,包括房租和医疗费。”他现在是装修师傅,手下的一班工人,都是难民营的“营友”。他相信只要肯吃苦,在香港就能闯出一番事业。
也有不少难民担心,离开难民营后会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1989年到港的黎小姐,在难民营结婚生子,一家三口,主要靠丈夫在外面打散工生活,收入很不稳定。黎小姐说:“能留在香港很好,但是我们担心,拿到身份证后,要自己找房子住,经济上承受不了,生活会很困难。”
香港房屋署发言人表示,获准在香港居留的越南人,身份与港人一样,符合条件就可申请购买或者租住政府提供的廉价房屋。经济困难人士,也会获得社会救济。另外,在这些难民和船民搬出难民营后,政府每年还要给他们约为1000万港元的生活补助,这比以往难民营的管理费减少一半。
在5月31日望后石难民营关闭前,大部分越南难民和船民已经陆陆续续搬离,但仍有100多名越南人表示,因为经济上的困难,不愿意搬离难民营。31日下午4时,民安队与管治难民营的明爱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交接。当晚8时,联合国驻港难民专员费启仁先生到场视察。他感谢香港特区政府多年来照顾越南难民,并向难民们发放港人身份证,凭此证他们可以出外谋生。费启仁说,他相信如果这些越南人以后遇到困难,香港的志愿团体和特区政府都会予以援手,协助越南人融入香港社会。
6月1日零时,难民营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关闭仪式。四名香港民安队和四名联合国的尼泊尔雇佣兵正步进入难民营交接现场,完成交接工作。随后闸门挂上关闭告示牌,营内的人士只准出不准进,难民营内的清洁、维修等各项服务也随即终止。6月1日早晨,香港特区政府对外发布了正式关闭香港最后一个越南难民营的公告。